去年新冠疫情,對于企業經濟發展是一次“大考”,公司積極應對,多措并舉保穩定,逐步走出疫情下的經濟低迷,突破困境,取得優異成績。后疫情時代,多重因素疊加,經濟發展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加,尤其是2021年,煤和電石等基礎原料供應總體持續偏緊,價格居高不下,新一輪供求矛盾襲來,又一次“大考”接踵而至。
公司上下聞訊而動,再次“趕考”。公司9月6日安全生產經營例會上,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劉俊提出各單位持續推進“降本增效,向基層管理要效益”,保持“趕考”強勁動力,全面推進各項經營管理工作不斷向前,跑出精細管理“加速度”。
源頭管控降成本 深入分析找差距
“省下的就是掙下的”。經營部門要算好“經濟帳”,嚴把原料質量、物資供應、產品出貨;分廠和子公司算好“當天帳”,從工藝管控、生產設備運轉率、非計劃停車、原料消耗、能源消耗、材料費用、小改小革、修舊利廢等各個方面挖潛增效;深入剖析各項生產指標,找出影響產品產量的因素,制定詳細整改措施,進一步優化生產運行,保障系統穩定高效生產。
精細管理抓落實 穩定生產增效益
再優秀的方案沒有執行落實就是空談。全體干部員工要進一步提升節約意識、效益意識,在提質增效方法路徑上下功夫,嚴格計劃落實,采取針對性措施,做好做優基礎工作,毫不松懈地推動節能降耗。要著力強化安全管控,做好安全風險研判,力求有問題早處理,確保企業安全環保工作再上新臺階。要以經營分析提出的問題為導向,通過細致研究,把脈問診,真正查找出系統的缺陷,從工藝技術層面徹底解決生產穩定的重難點問題,切實保障生產系統“安全、穩定、優質、高效”運行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凝聚厚實動力。
新的考題擺在面前,榆化人面對新形勢、要用新思想、采取新措施、拓展新局面,攜手并進,直面挑戰,下真功夫認真答題。榆化人要繼續發揚“守則奉獻,艱苦創業”的企業精神,抓住降本增效、精細管理兩個關鍵,“因地施策、因時施策、精準施策”,交出一份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優質答卷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