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。即要做好一件事情,必須先讓其工具鋒利。所以要想讓我們的生產連續穩定運行,那就必須保證每臺設備的正常運轉。那么檢修、焊接、抽堵等作業就成了我們生產中必不可少的工序。因為檢修不僅能給機器“看病”,而且還為設備提供“保健”服務,為生產起到“護航”作用。正所謂“小修天天有,大修年年辦”。如何保證檢修、動火等作業的安全成為我們日常生產的重中之重。

首先,執行票證管理制度。動火、高空、檢修等作業必須在作業前辦理作業票,這是保證作業安全進行的必要手段,因為辦票時相關人員要對該項作業進行危險因素的辨識,對危險因素將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。如動火前作業空間、容器及管道置換是否合格,易燃易爆氣體含量是否在動火指標要求范圍之內;入罐作業時氧含量是否合格;作業人員勞保防護用品是否佩戴齊全等。只有嚴格執行票證管理制度,切實做到“作業必須辦票,辦票才能作業”,作業才能安全有序的進行。

其次,監護人必須堅守崗位盡心盡責。眾所周知化工生產由于生產的特殊性,作業時需要監護人精心監護。如動火作業、入罐進塔作業、拆裝管線等可以說隨時隨處都需要監護,即哪里有作業,哪里就有監護人。監護人必須履行好監護人的職責,確保他人和作業的安全。曾看過這樣一則報道:某職工對進塔入罐作業進行監護,檢修工入罐作業后,監護人看了幾分鐘,覺得沒事就走開了。十幾分鐘后,領導巡查時發現檢修工昏倒在罐內。原來罐內有閥門內漏,有毒氣體慢慢滲入,檢修工感到呼吸困難呼救時,罐外無人應答。假如監護人能夠始終堅守崗位,此事故完全可以避免。我們在作業時監護人必須堅守崗位,切不可放松警惕,擅自離崗,否則就起不到監督和保護的作用。所以做好監護工作也是保證作業安全進行的堅實保障。

最后,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。如電焊作業時必須戴專用手套,穿絕緣鞋,注意作業環境,不可在有水和潮濕的環境進行電焊作業。曾看到這樣一則事故:一名焊工站在有積水的地面上作業時發生了觸電事故。我們知道干燥的電焊手套、絕緣鞋有一定的絕緣電阻,相應增大了作業人員的電阻,但是作業環境潮濕時,人體電阻的額外增加部分就會下降,發生觸電就成了必然。每個人必須會正確佩戴勞保防護用品,且不能在作業時心存僥幸而不佩戴勞保防護用品。作業時正確佩戴勞保防護用品也是保證作業安全進行的一道“護身符”。

安全保證生產,生產必須安全。所以我們在作業時,首先應該考慮“安全”二字,然后圍繞安全來做一系列的準備工作,這樣作業才能安全有序的進行下去。(劉芳)
|
|